2021年第1期

-
2021-05-28
“流动”的主体和知识分子改造的“典型”——
“流动”的主体和知识分子改造的“典型” ——40-50年代转变之际的丁玲何吉贤1936年11月中,挣脱“魍魉世界”的丁玲,辗转进入苏区“红都”保安,从此开始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194...
-
2021-05-28
丁玲是一个文化中心主义者吗?
丁玲是一个文化中心主义者吗? ——读《我眼中的美国》(1~17)赵焕亭 1981年8月29日,丁玲应美国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邀请,赴美国作为期四个月的访问写作,1981年12月底回国。...
-
2021-05-28
丁玲笔下母亲语言性别意识的丰富性
丁玲笔下母亲语言性别意识的丰富性 王丹红 关注过丁玲的研究者肯定能意识到,“母亲”在丁玲生命和创作中的意义。《母亲》是她毕生创作的三部长篇之一;此外,她还在《从夜晚到天亮》《田家冲》...
-
2021-05-28
丁玲与爱伦凯的精神契合
丁玲与爱伦凯的精神契合 张鹏燕 1930年毅真在《几位当代中国女小说家》中认为:“女作家笔底下的爱,在冰心女士同绿漪女士的时代,是母女或夫妇的爱;在沅君的时代,是母亲的爱与情人的爱互...
-
2021-05-28
丁玲忆故人——追忆、反思与女性主体的成长
丁玲忆故人 ——追忆、反思与女性主体的成长 〔台湾〕徐秀慧 一、自我与革命的辩证发展 丁玲1927、1928年间以小说《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震惊了一代的文艺界”,诚如王...
-
2021-05-28
论丁玲文学作品中的新型社会组织民俗建构
论丁玲文学作品中的新型社会组织民俗建构 李云安 “冰之是飞蛾扑火,非死不止。”瞿秋白对丁玲的评点准确地概括了丁玲文学革命的一生。纵观丁玲的一生我们发现,丁玲总以文学精神砥砺心灵深处的...
-
2021-05-28
让丁玲旗帜高高飘扬
让丁玲旗帜高高飘扬包日明 作为丁玲第二故乡——黑龙江省北大荒宝泉岭管理局的代表,我们很荣幸应邀来到春花似锦的湖南常德,参加第十三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丁玲文学奖颁奖晚会。这次盛...
-
2021-05-28
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丁玲文化名片
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丁玲文化名片毛雅琴 丁玲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闪烁在共和国的历史天空,她飞蛾扑火,追求光明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