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讲堂•第四期
发布时间: 2023-05-16 09:54:46 阅读 0 次
丁玲讲堂·第四期:“漫谈当下的文学创作与批评”四人谈在黑龙江汤原农场精彩开讲
2019年9月13日下午两点半,“漫谈当下的文学创作与批评”四人谈讲座在黑龙江汤原农场精彩开讲,来自该场的干部职工、文学爱好者以及当地学生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讲座由中国丁玲研究会和黑龙江省汤原农场共同携手,特邀中国丁玲研究会副会长李云雷、鲁太光、何吉贤和荣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家石一枫,四位嘉宾从多维角度探讨了当下的文学创作与批评,讲述了现代文学的发展和存在的不足,正确分析和研判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一场不可多得的思想文化盛宴。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审何吉贤首先阐述了当下文学六分天下理论,并提出市场经济对中国尤其是中国文学影响很大,“很多作家开始为了创作一部畅销书而从事文学方面的工作”。他接着提出,当今文坛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文学开始更多地采用现实主义的题材,官场小说则更多地着眼于借着观察描述事件来反思我们中国的特权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鲁太光主要聚焦“为什么还要文学?”“文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进行讲述,他认为文学有两个价值:培养历史观和处理不同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李云雷则围绕底层文学的发展,阐述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过程。“底层文学跟我们整个社会的变化是紧密联系的,底层文学的出现重新引发了文学界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杂志编辑、作家石一枫提出,当今作家大多只有一个“根据地”,只写他熟悉的阶层、小团体或者小圈子的生活,很少能扩张出去写其他人、其他社会,接触其他社会群体生活,进而探讨丁玲等那一代作家为什么能有多个创作的根据地,能有多套的笔法写出不一样作品的原因。
本次讲座是“丁玲讲堂”的第四期,也是成立丁玲研究基地后举办的第一场讲座,通过“四人谈”,与会人员更加了解丁玲精神所在,更加坚信丁玲精神传承发扬下去的决心。今后,“丁玲讲堂”还将陆续推出系列大型文化讲座,以丰富广大读者对高水准精神生活的需求。
讲座嘉宾的精彩瞬间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后,与会领导与讲座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