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丁玲研究会2021年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5-16 09:46:40 阅读 0 次
中国丁玲研究会2021年工作报告
2021年,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丁玲研究会紧紧把握“新时代文学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的指导思想,把握历史主动,勇于担当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新闻舆论工作的最新重要论述,按照各项要求部署开展丁玲研究与文学创作等一系列活动。现将我会202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活动丰富多彩,丁玲精神传播深远。
一是筹备2022年海南大学丁玲学术研讨会。我会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等联合主办的“妇女解放视野中的丁玲:中国与世界”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21年11月举行,由于疫情原因,经线上会议研究推迟至明年三月举行。为了筹备好此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都已送交中国丁玲研究会主席团审定,活动已向中国作协提交报告并获得批准,并向市委宣传部进行了报备,此次学术研讨会将继续加强专家之间交流成果,对丁玲研究事业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二是建立中国丁玲研究会研究基地。2021年 7月26日上午,中国丁玲研究会研究基地挂牌签约仪式在临澧县丁玲故居举行。仪式上中国丁玲研究会副会长贺桂梅与常德市文联党组书记张海卿签订《中国丁玲研究会研究基地(科普教育)协议书》,并在临澧县丁玲故居挂牌设立基地。翌日上午,由中国丁玲研究会主办,丁玲文学研究中心、临澧县文联承办的“丁玲讲坛”在临澧县人民会堂开讲,贺桂梅会长以“丁玲的道路:文学与革命”为题,讲述了丁玲的文学革命故事,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师生代表、临澧县宣传系统干部职工以及文艺家协会代表百余人认真聆听了此次讲座,现场反响热烈。在丁玲家乡常德设立研究基地,将为推动常德丁玲研究事业发展,培养年青丁玲研究人才起到重要作用。26号下午,“常德与丁玲创作”座谈会在丁玲故居召开,回溯丁玲的作品与她的生平,从而探索与感受青年时期的丁玲日渐丰盈的精神世界。与会者从其作品内涵的学术研究到乡土文化与丁玲个性的探寻,从“新女性”的浪漫与现实的探讨到革命与女权之间的思考,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27日下午,在临澧一中,北大厦大师生与临澧一中师生文化交流座谈。这两场活动,通过分享阅读丁玲经典作品的感受,同当地丁玲文学研究者共话丁玲革命人生,接受文化熏陶,促进学生们从丁玲精神中凝聚力量,树立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远大理想。
三是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被立项。今年上半年,中国作协下发《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社科学术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申报通知》,我会组织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准备充分,积极申报,6月28日,申报的《丁玲在河北时期的文学活动研究(1945.12—1948.6)》,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小组评选批准立项,并获得20万元专项研究资金,成为中国作家协会唯一一个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的单位,为推出丁玲研究成果提供了经费保障。
二.丁玲期刊结集出版,研究成果丰硕卓著。
一是编印内刊《丁玲研究》四期。为推动丁玲及其文学研究事业长期发展,2021年编印《丁玲研究》四期,陆续刊登国内外学者在“丁玲与当代文学七十年”学术研讨会和“丁玲与上海”第三届丁玲研究青年论坛上发表的论文和专家书评。刊物发行后在学术界和会员中赢得好评。
二是编印《丁玲文学》四期。在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将本年度《丁玲文学》第二期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专刊隆重推出,《上元随感》《巾帼抗疫》《百年党庆悼英烈赋——写在澧州革命史页里》等防疫、建党专题作品,选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家,反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百年奋斗史,描绘新征程伟大梦想的蓝图。启迪广大读者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三是完成《“丁玲与当代文学七十年”——湖南大学丁玲研讨会论文集》出版工作。该书于2021年3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全书收集了由中国丁玲研究会、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常德市丁玲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丁玲与当代文学七十年”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丁玲研究青年论坛四十多篇论文。本论文集内容宏阔,研究维度宽广,反映专家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
四是协助编辑出版《掬芷撷兰——常德作家作品评论集》。为广泛推介常德作家作品,着力推动常德文学评论发展,我会协助全面收集、整理、编辑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文学作者的有关评论文章,并多次召开编委会会议,研讨编辑出版相关事宜。截止今年上半年,该书已收集各类作品118篇,分小说类、散文类、诗歌类、戏剧影视类、丁玲类和他山之石类六个篇章,著名评论家聂茂先生为该书撰写《地域文化与中国经验的多维书写》序言。经编辑、校对和春风文艺出版社的三审三校,首部常德作家作品文学评论集于2021年下半年出版。
三. 做好研究会党务工作,加强与上级领导联系。
一是我会加强对新文学群体的团结引领。围绕《丁玲文学》自由撰稿人文学创作导向、职业操守等问题,规范行业行为,坚决抵制“三俗”,树立鲜明价值导向。我会全年按照中国作协文学社党总支的要求,以微信群形式学习《中国作协主管社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工作方案》,并贯彻执行。我会常年进行党史教育学习。秘书处人员4月参观了帅孟奇纪念馆、11月前往石门县南乡起义策源地与陈列室、革命先辈王尔琢故居和陈振亚故居展览馆,考察了磨市镇洞国学校。继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参加民政部社团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2021年5月16-17日,中国作协社联部李晓东、丰玉波等来常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与研究会秘书处同志举行座谈会,对近几年丁玲研究工作和党建业务融合发展,以及规范办会情況作了专题汇报,并就明年将在常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丁玲研究会换届、社团评估等工作进行了咨询与探讨。
三是参加中国作协社团工作会议暨业务培训。2021年7月25-30日,我会主要负责人代表、党支部书记4人,因研究会业务成绩突出、社团管理规范、党建工作扎实,被选为优秀社团代表在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赢得中国作协社团管理处领导充分肯定。
四.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展文艺惠民志愿服务
一是深情缅怀丁玲同志;刊登纪念未央文章。3月30日上午,由中国丁玲研究会、常德丁玲文学创作促进会主办,常德市烟雨晚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坚定信仰,缅怀丁玲——我们的节日·清明”祭奠活动在丁玲墓地展开。与此同时,丁玲两会同志与常德文艺界人士纷纷在中华英烈网参与“守护·2021清明祭英烈”线上祭祀活动,以此加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继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辈,传播尊崇英烈的正能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月26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我国著名诗人未央于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去世,享年91岁。《走近丁玲》公众号特重发未央老师的文章与诗作,以及我会秘书长章晓虹的纪念文章《我的伯父未央》,表示沉痛悼念。
二是开展“文化进企业”文艺志愿活动。7月13日,我会策划组织承办的“送文化进企业”调研采风活动在德成集团举行,20余位文艺工作者及本土作家一行走进德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参观了德成集团企业文化展厅和党建学习基地,观看了企业宣传片,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对其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可喜成果表示肯定。座谈会上,常德本土作家纷纷发表感言,并就如何深入生活,创作出接地气、符合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与德成集团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创作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在《丁玲文学》第四期予以发表,助力企业文化建设,助推企业蓬勃发展。
三是开展“文化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9月13日,我会策划组织承办的“送文化进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牯牛岗社区举行,中国丁玲研究会、常德丁玲文学创作促进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市文联党员干部涂绍钧同志为大家做了题为《丁玲,是常德人民的骄傲——关于丁玲生平的几个问题》的讲座,由浅入深地讲述了丁玲的文学成就并号召大家学习丁玲坚定信仰、为人民写作的精神。市文联干部职工、丁玲两会及社区工作人员与群众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并现场赠送丁玲研究书籍。活动营造了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传统的良好氛围,让在场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接受了心灵的洗礼。
四是下基层进学校乡村开展系列赠书活动。2021年5月至11月,我会赴石门县逸迩阁图书馆、三圣乡天门垭村、澧县龙洞峪村、常德沅水一桥改建工地与武陵区牯牛岗社区以及澧县第一完小安乡城北小学、丹洲小学、石门县磨市镇王尔琢烈士故居与洞国学校先后分批赠送了文学书籍与丁玲画册,让广大人民群众阅读优秀图书,传递丰富文化信息,汲取精神滋养。
五是积极开展防控慰问和志愿者服务工作。我市武陵大桥因为存在安全隐患,于8月8日启动大桥维修、北匝道工程建设项目。为响应“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8月17日我中心人员前往维修项目现场,向奋战在武陵大桥的外来施工人员赠送防疫物资和生活物品,开展新冠疫情防控慰问,来到工人宿舍,送上相关书籍、香包和艾条等。此外还积极开展文艺抗疫,在《丁玲文学》中刊发优秀抗疫作品,为常德文化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 上一篇:中国丁玲研究会2020年工作报告
- 下一篇:中国丁玲研究会2022年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