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2期

在丁玲同志诞辰 110 周年纪念 座谈会上的发言
[返回]在丁玲同志诞辰 110 周年纪念
座谈会上的发言
龚爱林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各位朋友 ,女士们 、先 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在沅水之畔的常德 , 为 我国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著名革命作家丁 玲同志举行诞辰 110 周年纪念座谈会 。首 先 ,我谨代表湖南省作家协会 ,对丁玲同志 光辉的一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缅 怀 , 向莅临本次会议的各位领导 、专家及与 会的朋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历史是一面镜子 。回望丁玲同志一生 , 我们可以清晰看到 , 这位著名的作家和社 会活动家 , 始终以中国人民的生活和实践 作为创作源泉 , 始终把艺术创造融入无产 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从 而在她 60 年的文学道路上 ,创作了许多思 想深刻、为人民喜爱的作品 ,鲜明地体现了 一名进步知识分子在党的感召和培育下 , 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人生轨 迹 , 从追求个性解放到为无产阶级事业奋
斗终身的成长历程 。特别是她在 1948 年写 成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反映了中国农 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巨大变革 , 是丁 玲创作的重要里程碑 ,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丁玲同志的人生和创作 , 有太多值得 我们纪念、学习的地方 。她是一位历经磨难 的知识女性 , 也是一位忍辱负重的革命战 士 , 特别是她在身陷囹图和遭受挫折的情 况下 ,对党表现出的那种无限忠诚和忠贞 , 更是令人敬仰 。 1958 年 ,受到批判的丁玲 同志被送往北大荒劳动改造 ,她义无反顾 , 一头扎进了北大荒的风雪中 , 和群众同吃 同住 ,在艰苦的环境中 ,凭着对党的坚定信 仰 ,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也最终得到 群众的认可 , 并从中获得新的生活乐趣和 创作动力 。在她 70 多岁复出之时 ,重又焕 发青春 、精神抖擞地投入到繁荣我国社会 主义文艺的战斗中 。而当丁玲逝世时 ,北大 荒人民为她的遗体盖上一面写有 “ 丁玲不
死”的大红旗。这可以说是我们党的群众教 育路线的生动事例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 去 ,是文艺创作之树常青的源泉和动力 。丁 玲的经历告诉我们 , 广大作家艺术家只有 把自己的创作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 合起来 ,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才能 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 才能不断完成艺术 创造的新突破 。
丁玲是从我们的脚下这片土地上走出 来的著名作家。作为老乡 ,我从小听着丁玲 的名字长大 ,上世纪 80 年代 , 当丁玲最后 一次回到家乡时 , 在县委机关工作的我曾 近距离接触她 ,并当面聆听过她的教诲 。丁 玲作为一位慈祥奶奶的形象 , 从此深深地 植进了我的脑海 。我曾想过像丁玲奶奶这 样做人 ,这样生活 ,这样心忧天下 ,志在四 方 , 但没有想到自己会走上文学组织工作 者的岗位 ,从事着为作家服务的工作 。这也 许就是我和丁玲奶奶的缘分 , 和作家们的
缘分 ,也是我全身心投入到这一工作 ,并热 爱这一工作的动力所在 。值此丁玲同志诞 辰 110 周年之际 , 我们广大文学艺术工作 者特别是湖南文学界 ,要努力 、深入地向丁 玲同志学习 。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 , 始终做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传播 者 ;要进一步锤炼忠于党 、忠于祖国 、忠于 人民的崇高品格 , 为人民而写 , 为时代而 歌 , 忠实履行当代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光荣 职责 ; 要以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的顽强意 志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与时俱 进 , 奋发进取 , 努力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 作 , 为繁荣发展我国文学事业作出新的贡 献!
祝纪念丁玲同志诞辰 110 周年座谈会 圆满成功!
(龚爱林同志系湖南省作家协会党组 书记、常务副主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