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丁玲研究会2018年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23-05-16 10:43:06 阅读 0 次
中国丁玲研究会2018年工作报告
2018年,中国丁玲研究会在中国作协社联部和民政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搭好平台、服务大局、搞好活动、扩大影响,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为工作思路,根据年初工作计划,结合实际,开展了各类学术研讨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丁玲研究成果,促进了新时期丁玲学术研究发展,做了以下工作:
1.成功举办“丁玲文学现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经陕西师范大学报请教育部同意,6月29日,由中国丁玲研究会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争鸣》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丁玲文学现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共提交论文60余篇,与会学者围绕“现当代文学思潮与丁玲文学现代性”“丁玲文学的现代性叙事”“丁玲文学与同时代作家作品比较”“丁玲与延安文艺现代性”“新世纪以来丁玲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等议题作学术研讨。来自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诸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香港、日本的知名专家学者等7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会后将编辑出版此次研讨会论文集。会议期间,我会还召开了七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对2017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阶段工作做了计划和安排。
2.成功举办“丁玲与上海文献展”暨第三届丁玲研究青年论坛。为缅怀丁玲,2018年11月10—11日,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共四大纪念馆、左联会址纪念馆协办的“城市•女性•作家——丁玲与上海文献展”暨第三届丁玲研究青年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作协副主席孙甘露,中国丁玲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王中忱,丁玲亲属,以及来自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分两个阶段,10日的“丁玲与上海文献展”在海派文化中心举行,此展以大量的图片、实物以及丁玲作品中描写上海这个城市的片段,凸显上海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策源地和重镇的历史贡献,展示了丁玲与上海、虹口的渊源。 11日的“第三届丁玲研究青年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与会学者提交了50余篇学术论文,围绕“丁玲文学”的崛起、“莎菲女士”与“五四”、丁玲“左转”的辩证法、一种“新写作作风”的诞生、丁玲与同时代人等议题展开讨论。此次活动弘扬了上海和虹口的海派文化、进步文化和名人文化,催生了一批丁玲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发展。
3.选编《第十三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年初,我会将第十三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上提交的50篇论文,分别发给编委进行选稿、审阅,最终选定44篇稿件,形成《第十三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目录。目前已初步完成60万字的编撰工作,年底完成第一次校对,预计明年完成出版工作。
4.编印《丁玲研究》两期。为推动对丁玲及其文学成就的研究,我会今年完成《丁玲研究》两期的编印、会员寄送工作,两期刊物发稿32篇,共30余万字,其中刊发《贺敬之·延安精神铸就“中流砥柱”》特刊1篇,“丁玲与张家口”专辑论文11篇,第十三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9篇,“丁玲文学现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6篇,“历史成钩”4篇,书评2篇。会刊按期赠寄中外会员,受到广泛的好评。
5.创办《丁玲文学》内刊。为扩大丁玲影响,促进本土和北大荒文学创作发展,我会联合常德丁玲文学创作促进会编印《丁玲文学》两期。刊物秉持“立足本土,面向全国;名家引导,促进创作”的宗旨,坚持正确导向,邀约名家稿件,实行三审三校制。期刊设沅澧风采、小说园地、散文原野、新诗丛林等8个栏目,共刊发了50余篇文学作品与评论,展现了丁玲与北大荒的文学成就。此刊的创办,不仅加强了丁玲两个故乡的文化交流,还为两地作者提供了发表作品的园地。内刊面向我会会员、重点文学机构、常德市党政机关和大中院校免费赠送。。
6.推进《永远的丁玲》画册审定出版工作。为纪念丁玲,经我会和常德丁玲文学创作促进会研究决定,编辑出版《永远的丁玲》大型纪念画册。画册采用了500多幅丁玲从年少到晚年不同时期的照片,以飞蛾扑火、鲁迅旗帜下的斗士、纤笔一支谁与似等6个篇章,详实的展现了丁玲一生的风采。目前该画册编辑整理、排版设计、初审、复审及修改校对工作均已完成。为保留画册中丁玲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照片,中国现代出版社重新报国家新闻出版总局、中央文献研究室审批,因机构改革导致人员变动拖延至今,经不断做工作,已故国家领导人照片基本保留。画册预计2019年初由中国现代出版社出版。
7.参加汤原农场丁玲纪念馆开馆仪式。8月12日,中共常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丘陵,市文联主席王军杰,中国丁玲研究会秘书长、常德市丁玲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章晓虹等一行六人,应邀参加黑龙江汤原农场丁玲纪念馆开馆仪式。章晓虹同志代表中国丁玲研究会在开馆仪式上致辞,胡丘陵同志代表丁玲家乡常德市委、市政府与当地领导共同为丁玲纪念馆开馆揭牌。开馆仪式后大家参观了丁玲纪念馆、丁玲公园,观看了丁玲专题片。此次活动,共有来自北京、上海、湖南、山西等地的相关人员及汤原农场党员干部、职工群众近6000余人参加。
8.参加纪念周立波诞辰110周年研讨会。湖南益阳三周研究会刚成立,就到常德进行考察交流;之后我会与益阳三周研究会、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签订了学术研究合作协议;在以后的丁玲诞辰110周年、赵树理诞辰110周年及第十三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中,3个学会进行了相互学习、开展了广泛的交流,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今年是周立波同志诞辰110周年,我会秘书长应邀参加了纪念周立波学术研讨会并致贺信祝贺,之后还参观了周立波故居等文化建设项目,学习了文化名城建设经验,促进了丁玲、周立波及中国新文学的深入研究和学术交流。
9.拍摄《情系丁玲》专题片。为扩大丁玲影响,展示中国丁玲研究会、常德丁玲文学创作促进会近年来工作成绩,经丁玲两会研究,决定与常德市研传创意文化传播公司签订《情系丁玲》专题片拍摄合同。目前,专题片正按脚本和计划拍摄,解说词已完成80%工作量,后期剪辑、配音、合成正有条不紊进行中,预计2019年上半年出片。
10.建立研究会网站和“走近丁玲”微信公众号。为适应信息时代需求,更好的宣传丁玲作品、弘扬丁玲精神,展示工作动态,我会创建了“中国丁玲研究会”网站,并联合常德丁玲文学创作促进会创办了“走近丁玲”微信公众号。目前已经完成平台建设、栏目设定和图文资料审核等工作,不日将上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中国丁玲研究会2019年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