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丁玲文化名片
发布时间: 2021-05-28 11:52:36 阅读 0 次
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丁玲文化名片
毛雅琴
丁玲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闪烁在共和国的历史天空,她飞蛾扑火,追求光明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踏歌而行,浴血奋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惊天动地的凯歌!她坚持真理,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忍辱负重的高贵品质成为共和国历史上永恒的记忆!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热爱人民,热爱生活,为后世留下了几百万字的精神财富!丁玲不愧为沅澧大地的优秀女儿,不愧为共和国杰出的文艺奇兵!常德因你而荣光!我作为丁玲纪念馆的一名馆长,时时刻刻被丁玲精神感动着、激励着,把丁玲精神发扬光大,是我的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当好丁玲精神家园的守望者。丁玲不仅是一个文学符号,更重要的是我们这一代人乃至后世的精神家园。纪念丁玲,传承丁玲精神,需要我们守望丁玲的精神家园。丁玲纪念馆作为丁玲文化传播的阵地,我们将不断加强其内涵和外延建设。以多元的手法打造精品陈展,培育营养丰富、有质感、有活力的新型传播方式。通过更新官方网站、发送官方微博、开通微信公众号、营销文化创意产品等灵活的线上线下互动方式,将丁玲各个历史时期的展品和其文化内涵以饶有趣味的形式推广传播,并多角度挖掘陈展背后的故事,实现纪念馆与观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让丁玲作品及书写在丁玲研究书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观众置身于丁玲时代,感受那段历史,更好地了解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丁玲。同时,我们还将结合传统节庆日、纪念日开展丁玲作品诵读会、研讨会以及送临展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根据名人纪念馆的特点,拍摄微视频宣传片,创作不同表现手法的电影、电视剧及舞台剧广泛宣传推广,让丁玲精神在沅澧大地生根开花。
当好丁玲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传承者。丁玲纪念馆是宣传教育的载体,是文化教育、革命教育的阵地,是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是青少年教育的课堂。守望丁玲精神,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将纪念馆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丁玲精神薪火相传,使丁玲纪念馆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心仪之地。我们将运用主题特色积极拓展、开发利用纪念馆资源,延伸教育途径,实行馆校共建。把课堂搬进纪念馆,举办小小讲解员大赛;成立红色高校宣讲队,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丁玲精神巡讲”。聘请专家学者开辟特色品牌文化讲座,以互动的方式吸引公众参与、学习和讨论,以多元化形态突出文化服务和教育功能,将观众引入一个在体验和参与中发现和思考的双向传播模式,提升观众和文化的融合度。设立以“丁玲”为品牌的青少年文学奖,开辟以青少年为主题的文学活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写作热情,促进书香常德、书香社会的建设及青少年文学事业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交流沟通,充分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对纪念馆举行的各种展览、活动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提高纪念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宣教受众、强化宣教效果、深化宣教主题。
当好丁玲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的传播者。文化具有深远的传播力,丁玲是上天赐予常德的一块不可复制的文化旅游名片。这张名片与常德历史长河中一大批仁人志士融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名片,建议根据丁玲的身份特征培育红色旅游新热点,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周边生态景区组成联线,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结合成一个拥有综合旅游元素的旅游体系,丰富城乡文化内涵,突出文化旅游融合,打造独特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开展“红色旅游夏令营”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打造与韶山、宁乡、长沙、岳阳、株洲等相匹配的红色文化旅游基地。我们将在展馆内开辟3D数字动画技术,通过创新传播形式、创新展示手段复原、再现丁玲生平场景、事件或过程,让实物进入观众的眼、耳、心,在无形中拉近距离,提升传播效果,为观众开启一扇了解丁玲文化和精神的“数字之门”。
时代和历史为常德塑造了一张优秀文化旅游名片,我们将不负众望,把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作者系常德市丁玲纪念馆副馆长,高级政工师。)
- 上一篇:“丁玲文学现代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下一篇:让丁玲旗帜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