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叶圣陶
发布时间: 2021-05-30 16:32:23 阅读 0 次
一九三六年
致叶圣陶①
圣陶先生:
我不特没有忘记你,而且我可以说是热切的想念你们,我想看一切我见不到的东西。我人是一动也没有动,可是心却是一刻也没有停,尽向远处飞,尽向高处飞。我什么都不愿意说,不希望向任何人解释,只愿时间快点过去,历史证明我并非一个有罪的人就够了。三年过去了,我隔绝着一切,我用力冷静我自己,然而不知为什么却又忍不住给《文艺》写了那一点小东西②。而且还在预备写下去,你不以为我写得太早了或者太迟了吗?
你的信真使我喜欢得跳了起来,我一夜也没有睡好,我是晚上收到的。一点什么东西来到了我心头,我来回的想着一句话:“我一定要赶忙写一篇文章给他们。”你真没有想到你们所给我的勇气和鼓励呵!只是我很难过,我怕我锈烂了的笔尖写一点生硬到可怕的东西;我最怕的,使我难受的,就是我会使一些爱护我的朋友们失望,我不愿以我的不努力来伤了什么人的心。不过我总写就得了,如果写得不好,你就莫放进去,等下次有比较看得的再放在什么地方好了。我很愿意以后可以写点好的才好!
见着什么熟人,偶尔谈到我的时候,你替我问候一声。我不写上一大堆名字了吧。
祝好!
冰之 五月三日
来信可直寄南京中山门外苜蓿园四十四号③蒋冰之收。文章准两星期内寄上。
叶圣陶(1894-1988),江苏吴县人。作家、教育家。主编《小说月报》时,发表丁玲的处女作《梦珂》和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玲的这封信写于1936年7月开明书店版《十年》。
丁玲于1933年5月14日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秘密绑架,随后幽静南京3年。写这封信简的时候,她正千方百计要和地下党联系,希望取得帮助,准备逃出南京,奔赴党中央所在地陕北苏区。信吐露了她当时想“远飞”“高飞”的真实心情;同时又巧妙地用“以后写点好的”“等下次有比较看得的再放在什么地方好了”来掩饰自己的意向。这是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不得不如此。1936年11月,通过党的多方营救,丁玲终于逃离南京,辗转到达陕北苏区,实现了她的理想。
这封信后由叶圣陶的挚友徐调孚转给在上海主编《万象》杂志的柯灵,发表于1943年12月1日出版的《万象》第3年第6期,标题《幽居小简》。柯灵在1984年2月25日致丁玲信中回忆说:“《幽居小简》是我亲手发排的。当时上海是沦陷区,传布您的小简有特殊意义,我记得在编排形式上特别用心。那时候胡考正自根据地潜来上海,我特请胡考写了篇《忆丁玲》(化名田苗),同期还在查夜中刊登了胡考的词和画,以为配合,意在介绍延安消息。”信中提到要寄去的稿件是短篇小说《一月二十三日》,最初收入1936年7月开明书店为纪念创业十周年编辑出版的多人集《十年》一书。
指发表于1936年4月《大公报●文艺》第130期的短篇小说《松子》。
这是丁玲当时被国民党拘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