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期

芳菲女士的日记

发布时间: 2021-07-28 14:47:21 阅读 0

                      芳菲女士的日记


                                芳    


前一段时间,我一个人从常德出发到上海,去寻访丁玲在沪的生活足迹。

出发前,我还特地到常德市丁玲纪念馆参观了大半天,与丁玲隔空对话。

2019825号,我终于找到丁玲曾经生活过的上海昆山花园73楼——一间 50多平方米的楼中楼房子。

作为丁玲的常德老乡,我一直在追寻她的足迹,感受她的感受。这些年来,我已经看过了上海、北京的丁玲故居,我还准备去陕西窑洞和北大荒踏访她的足迹。

 

 

                        一、我在上海追寻丁玲足迹 

 

时间:2019.8.25 周日

天气:雨

地点:上海

 

终于实现了去看丁玲上海旧居的愿望。

终于一睹了上海外滩夜景的霸气和大气。

而,这两件事儿,都是我孤身一人去干的。

今天有点小雨,不能骑共享单车到地铁口,只好步行。20分钟左右下到地铁,半个小时左右钻出地铁口去昆山花园7号寻踪丁玲。发现高楼林立,绝对的大都市气派。

丁玲住过的昆山花园7号是一座有近150年历史的英式红砖洋楼,共5层。丁玲住在3楼的一套50多平的房子,层高5米,有阁楼。楼上是卧室,楼下生活区。拱窗,红墙,圆弧形门窗,木楼,阁楼,典型的英式建筑风格。这一座洋楼经过了百年的风雨,仍是那么端庄秀丽,入眼就知那里曾有难忘的红尘烟云。

我踏上结实无比的木楼梯,拾级而上。因近黄昏,再加上年代久远,木楼里尽管亮着昏黄的灯,但仍觉得不光亮。我小心翼翼上到顶,又折回,只听见楼道传来我“咚咚”的脚步声,木质的声音很沉闷,也带着历史感。

3楼一房门虚掩着,我大声地问:“有人吗?”一个年轻高挑的女子打开了门。我忙问道:“请问女作家丁玲曾住在哪个房间?”那女孩细声答到:“就住我们这个房间”。我赶忙把头伸进去,想仔细瞧个究竟。那女孩说,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她不住这儿了,这儿没有她的任何东西。

正说着,一个穿白色衣服的老人伸过头来,那年轻女人就闪里面去了。老人说,那是我孙女,我们家在这住了五六十年了。旁边这门原来也是丁玲住过的,后来被隔开成两套房,我们家就住这30多平的阁楼。这房我早买下了,当时买得很便宜,现在这个价格怎么也买不到了,也不能买了。

老人说这话时特地将脑袋向我靠了靠,示意我这是机密。我问,这房原来是丁玲买下的还是租下的?他说,当时丁玲住这房是用的金条,不管是买是租,最后都充公了。

丁玲从14岁离家出走湖南常德,奔赴上海,就住这里。她追寻理想的光芒。她是敏感的飞蛾,这里有光,她自然振翅飞翔这里。她用纸笔描摹着时代,呐喊着内心的光,用小说给当时的文艺界注入一股生气勃勃。上海,让她一举成名!

在这座房子里,她屋前不远处就是苏州河,旁边不远处就是黄埔江外滩。她住在上海最美丽的风景里,也住在上海最风起云涌的故事里。

她的成名作在上海诞生,她的爱情在上海成熟,她的长子在上海诞生,她的爱人胡也频在上海被国民党暗杀,她在上海被国民党抓去南京囚禁3年……她青春之歌的故事,沉重而又热血。一个弱女子,却能承受如此之美丽、如此之伤痛,可见,她的内心是多么的坚韧和刚强啊。没有顽强的信念和信仰,是永远也走不到革命和文学的高峰的。

我敬佩丁玲。我追星丁玲。

走出这座丁玲曾经居住过的房子,不经意间就走进了上海外滩。正逢夜幕降临,所有的霓虹灯都在闪耀,上海滩灯火辉煌,一片阑珊一阵人影,有拍婚纱照的热恋男女在定格爱情,美如天上的痴男痴女下凡人间。夜幕被灯光晕染得五彩缤纷,人群被灯火撩得欲燃欲焚,街道被狂乱的人群碾压,警察护住人流就像是护住快要决河的大堤……外滩,原来如此火热,如此众望所归。

 

                        二、我在北京追寻丁玲足迹

 

时间:2019.9.16.周一

天气:晴

地点:北京

 

我是丁玲铁粉。从家乡蹦出来前一天,我扎扎实实地在常德市丁玲纪念馆泡了一天。然后直奔上海,一个人溜达上海昆山花园7号,围绕丁玲住的英式楼“绕房三匝”。今天又独行侠,只身溜达到北京后海大翔凤胡同3号丁玲北京故居。哈哈,自己一路追踪,让黄泉之下的丁玲都有心理负担了吧。

为了找寻丁玲的足迹,我是把自己杠上了。

今天是特地去追星的。好在,手机导航,坐公交车120路倒60路,到鼓楼下车。找到一辆青桔共享单车,我在常德也最爱骑这款。在北京看这款车就感觉没出常德一样,有家乡很近的感觉!然后就一路寻找。鼓楼那片区域,北京味吸引住了我:无数的胡同,飘出浓浓的北京风情。走到柳荫街,感觉左边绿茵茵浓密的垂柳,就是北京几千年的胡子,修长飘逸,在尽情诉说着老北京的故事;右边是参天的杨树,气势非凡,直指天空。旁逸斜出的枝丫,像哪个皇亲国戚或王公贵族伸出的一张威仪而大牌的脸,写满志得意满。满街人力拉车坐着游客,悠闲地在胡同里游览。这时,有人来搭讪,说260元一人,保你有风景有故事有舒服。我说微博有共享专车呢,他说你这车没故事听。哈哈,挺会闪经。走到恭王府,周一闭馆。我直奔丁玲故居。

用手机导航,遇胡同也糊涂。到左右分岔路口,导航也不灵,只得问路边穿制服的人。他们都不知丁玲故居在哪,也不知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院在哪。我干脆扔掉坐骑,步行慢悠悠去找。走着走着,就遇一片湖,是后海!其实这个只是湖而已,被草原上奔腾的蒙古人叫成了“海”。

终于找到丁玲的北京故居。朱红门,一堵灰墙,门外墙上有两块牌子,说明现在是民族文学杂志社单位办公室。找到这里,我竟有点小激动,见门虚掩着,就轻轻推门想进。一个中年男人见我,我忙说我是特地从丁玲家乡湖南常德来参观的。他说这里是办公地,不允许参观,说着就把门关上了。

我站在门外发呆,一把追星之火差点浇熄。突然想起前几月,这里的叶梅作家去常德讲座,我还和叶梅老师合过影,并写了一篇美篇作纪念的。于是在手机里翻出那篇文章,鼓起勇气敲门,开门的还是中年男。我急急说我想找叶梅编辑。他才放松警惕地打开门,让我进去。叶梅退休,不上班了。但她的名字,给了我一个通行证。

我见门里是个小四合院,院子不大,但在北京这样的风水宝地能有这样一个院子,绝对是一种奢侈了。正对面是两层楼,左右两边都平房,打开的房间里堆满着书籍和纸张。我看见一楼有三个人,我想上去楼上看看,被拒绝了。中年男一个劲儿说,这里没有丁玲一丁点东西了,她在这里住得也不久,没什么好看的。我问哪里是她的卧室,他们都不答我。我只好傻乎乎照了照几张照片,慌忙地溜将出来。

丁玲,14岁从常德走进上海,20多岁从上海走进北京,是带着她的飞蛾的,是带着她的文学梦的。在这个四合院,她找着了她的爱情么?胡也频,她生命中至重至痛的革命男人,就是在北京相识相爱的啊,这个四合院,应该承载过他们的悲欢离合,承载过他们的梦想启航。我驻足于门前,也绕树三匝似地兜圈。大翔凤胡同,因与和珅的恭王府一墙之隔,所以胡同尽管是“墙缝”,足可以同时走三到四个人过身。胡同3号院,有一个三层台阶,说明房主的尊贵。这房子是丁玲以前买过的还是租过的?我一片迷雾。在上海寻访丁玲故居时,现住户说丁玲住英式楼时是付的金条。住北京这房时,她应该也是付的金条吧。丁玲上海、北京居住的地方都特别好,上海故居前有苏州河、旁有黄埔江,北京故居三步就是后海,环境都是杠杠的。从常德这个梦里水乡走出来的丁玲,说明是特别喜欢水的,特别喜欢水的灵性和浪漫的。傍水而居,文思泉涌,也许是一个因素吧。

我在后海前海慢慢溜达,感受这里满眼都是风景,满眼都是宁静。我觉得丁玲最后还是折回上海,胡也频也追随到上海,因为上海的革命,风浪要大些,新思想的光,叛逆些……

 

                        三、永远的丁玲

 

时间:2019.10.6 周日

天气:晴

地点:常德

 

一弯弦月当空,一袭素衣学袍,一手提小木箱,她,迈进一艘江轮,毫不回头,只为逃婚……

1918年,湖湘大地,武陵山下,洞庭之滨,这位14岁湘女出走常德,出走封建家庭,走进十里洋场,走进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她,就是当代文豪――丁玲!

她出生梦里水乡,湖湘水灵的生命,注定有非凡的人生经历,注定有跌宕起伏的生命精彩。

上海有光,北京有光,西部延安有光,东部北大荒有光,共产党有光,新中国有光……她是飞蛾扑火,迎着光明飞舞。哪怕血雨腥风,哪怕爱人牺牲,哪怕绑架幽禁;哪怕北京有革命动荡,有思想碰撞;哪怕延安有炮火纷飞,有血染风采,有生死考验……哪怕粉身碎骨,她都要追求生命的光亮!

文艺的花是带血的,她个人的孤独,是灵魂的倔强挣扎!她走出《莎菲女士的日记》,走出《梦珂》,走出上海人生电影场,不做小资女人,不做花瓶女人,不做随波逐流的女人,甘愿刀下舔血,甘愿枪口飞奔,成为文艺斗士,成为时代的清流!

文艺的花是带着泥土芬芳的,她面向时代,扎根人民,1948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激情素描,还原了新旧中国即将交替、新旧势力必见分晓的中国格局,揭示中国人民的选择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个时代方向!她把中国文字引领到世界文坛高峰,成为苏联斯大林文学奖中最为瑰丽的篇章。一个柔弱的女性,一个多情的湘女,一个人民的女儿,用纤纤玉笔,书写民生,书写时代,书写土壤,书写革命,书写她心中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

她把每一种磨练当作上苍赐给她的特殊礼物,经受了非凡的人生考验,守住了一代共产党员的伟大节操。她用82岁的生命芳华,给自己和这个时代,交出了一份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生答卷!

岁月悠悠,时光老去。82岁的丁玲,苍白了头发,苍老了容颜,沧桑了风云。她最终回到了故土湖南常德,安眠在这片湖湘热土上,守望常德!

家乡人民守护着归来的女儿,就像守护着归来的珍宝。

丁玲,永远的丁玲!

 

(作者系常德人,本名杨定芳,笔名芳菲时代,中文系毕业,喜欢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