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看“太阳”二字的含意
发布时间: 2021-05-28 14:32:58 阅读 0 次
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看“太阳”二字的含意
陈建明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各解放区迅速开展了土地制度改革运动。已经在1945年底来到张家口的丁玲立刻要求参加了晋察冀中央局组织的土改工作队。她和爱人陈明、同事赵柯、赵路四人从怀来的辛庄、东八里,最后到达温泉屯,参加了土地改革和支前动员工作,亲眼看到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求,又尝到了亲手建设新鲜生活的滋味。而这巨大变革面前中国农村复杂,深刻的矛盾也深深触动了本是作家的她。
所以说,这是一个大的背景。因为早在1942年5月2日至5月23日,毛泽东在延安召集文艺界人士召开文艺座谈会。为了追求真理,真正弄清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在这短短的二十天时间里,集中召开了三次这样的大会,其余时间进行了热烈的争论,最后毛主席做了结论。这次会议为建国后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这就是著名的“5.23”讲话,他的光芒照亮了文艺工作者的心灵,他们心中有了太阳,就有了担当和责任,这是太阳的第一层含意。
当然丁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更是心情激动。但是,此时内战的阴影日渐逼近,当土改工作完成时,两线受敌的张家口已经非常吃紧了。丁玲想到刚刚获得土地的乡亲们又要陷入战火,她想留下来打游击,和地方组成的护地队一齐保卫土改果实,但组织上不允许,只得向南撒离。在几百里的山路上,温泉屯土改中的人和事在她脑中活跃着,翻腾着的情感渐渐成熟。到了阜平红土山村时,她对同路人说,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已经构思好了,现在只需一张桌子,一叠纸和笔了。也许别人不知道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真正含意,而她心中是有数的。她已经意识到,内战虽然不可避免,它犹如一场狂风暴雨来势凶猛,别看乌云翻卷,天昏地暗,但那终究是暂时的。她在撤离时就告诉人们:“要保卫胜利果实,要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我们还会回来的!太阳会永远照在桑干河上。”这就是“太阳”的第二层含意。
1946年11月初,丁玲全身心投入到小说的创作中。当时,她因长期劳累,犯了腰疼病,行走困难,而她硬是拼着一种精神坚持下来,到第二年3月,小说基本完成。在作家责任感的驱使下,她再次投入到涿鹿县的土改活动中,最后在正定的华北联合大学住下来对小说做了充实和修改。
1948年8月,也就是我县第二次解放的前夕,《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由东北光华书店首次出版。而那时的乌云已逐渐退去,太阳又照在了桑干河畔,小说艺术地印证了中国农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巨大变革。1952年,这部长篇小说荣获斯大林文艺奖,它成为丁玲文学生涯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突出成就。
与此同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我省的作家们也创作出空前的精品力作,先后出现了冯志的《敌后武工队》、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雪克的《战斗的青春》、田间的《赶车传》、梁斌的《红旗谱》、徐光耀的《小兵张嘎》以及《地道战》、《地雷战》等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而与丁玲并肩作战的张雷同志,他当时是涿鹿县委宣传部长,土改后又兼任“护地队”队长,长期在我县的生活积累也创作出了小说《变天记》《山河志》以及未能出版的《英雄图》。
多年来,正是因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长篇小说的影响,温泉屯、桑干河随着丁玲而名扬海外,永远辐射着太阳的光芒。
1953年,丁玲重访温泉屯,解放后的生活使她欣慰,她为了温泉屯的将来能够做到精神、物质齐发展,毅然拿出自己的文学奖金,创办了全国第一所村级文化站。
也正是因为她的影响,中国文联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将涿鹿和怀来做为中国作家和艺术家劳动锻炼的基地。郭沫若、叶圣陶、田间、茅盾、侯宝林、戴爱莲、沈从文、肖三、陶阳等一大批作家艺术家到涿鹿的桑洋公社、麦田公社、果林公社劳动锻炼。他们白天参加劳动,晚上搞诗赛、出墙报;办《红旗歌谣》《果林公社跃进歌》和《小白花》刊物。文艺活动非常活跃。并且出现了小学生和郭沫若对诗的场面。我县的顾有鱼、李怀全、陈世贵、赵长录、贾兆勋、贾琏亮、李运、全瑞山等一批文学青年迅速显现出来,成为六七十年代的文学骨干,这也是我县建国以来,文学创作的第一次高潮。
1984年,河北省委书记高杨《致文学社团的一封信》,掀起了全省文学社团热,我县文学爱好者相继组建了《鹿野》《春蕾》《野百合》《紫穗槐》《倭瓜花》《初探》《天涯》《西灵山》《红领巾》等11个文学社,浓烈的文学热潮,促使县文联的成立,那时的文学创作在张家口地区名列前茅,后来随着一切向钱看大潮的冲击,文学创作逐渐暗淡,剩下一批坚持下来的守望者,各自为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做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犹如党的阳光又一次照亮了我们面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那就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而精神道德和信仰底线正在下滑,我们必须坚持信仰,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和忠孝教育,这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为此,我县又一次掀起了文化建设的高潮,编印《涿鹿文艺》,组建了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和历史文化研究会等各个协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综观文学发展的历程,始终离不开党的光辉照耀。
所以,我说太阳是自然的,也是精神的;是光明向上的,也是永生的。因为,万物生长靠太阳。
(作者系涿鹿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 上一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对涿鹿文艺工作者的影响
- 下一篇:《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