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丁玲研究青年论坛欢迎词
发布时间: 2021-05-28 15:47:36 阅读 0 次
第二届丁玲研究青年论坛欢迎词
李 振 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女士们、先生们:
梧桐河水欢歌笑语,宝泉大地喜迎佳宾!
今天,第二届丁玲研究青年论坛在“北国三角州、美丽宝泉岭”隆重召开了。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宝泉岭管理局和宝泉岭农场向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宝泉岭,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现代化大农业摄影之乡;人口22万人,总面积6115平方公里;东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南有松花江自西南向东北流过,西接小兴安岭东南余脉,黑、松两江在宝泉岭辖区的290农场交汇;拥有13个大中型机械化国有农场,耕地500万亩,主产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嘟噜河、施家岛、旱河、延兴岛、水莲湿地、烟囱山等北大荒文化地理标志构成了宝泉岭独有的自然风光;抗联文化、军垦文化、垦荒文化、知青文化和丁玲文化等承载着宝泉岭独特的文化底蕴;
当代文学巨匠丁玲和作家陈明,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12年;世界冠军、中国短道速滑主教练李琰从这里滑向世界;著名表演艺术家姜昆、濮存昕、师胜杰、著名作家张抗抗等一大批知青文化名人曾在宝泉岭度过青春时光。
丁玲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战士、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作家,也是新中国文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在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她始终以人民大众的生活和实践作为创作源泉,善于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特别是继承我国五四以来革命文学传统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创作了许多思想深刻、为人民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从1958年到1970年,丁玲在宝泉岭工作生活了12个春秋。凭着对党的坚定信念,凭着乐观向上,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埋头工作、默默奉献,不仅创作了著名散文《杜晚香》等作品,并与宝泉岭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她把宝泉岭视为她的第二故乡。
多年来,宝泉岭与丁玲第一故乡——常德,保持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宝泉岭农场为弘扬丁玲文化,成立了北丁玲文化产业发展创意促进会,建立了丁玲故斋,在农场学校成立了婉香文学社、将农场幼儿园命名为婉容幼儿园。汤原农场完好地保存着丁玲早年工作和居住过的养鸡场,并建设了占地15公顷的丁玲公园,园内设有冰之桥、凌云阁、丛喧亭、弘德廊、婉香湖、文武山等景观,农场举行了丁玲文化节,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寻找丁玲”活动,以离退休干部为主要成员成立了冰之梦合唱队暨丁玲文化宣传队。普阳农场建起了“丁玲纪念室”, 搜集整理了丁玲在各个时期的照片400余幅,并从北京运回了著名女雕塑家张得蒂教授的作品《丁玲印象》。2014年,宝泉岭两次回访常德,并参加了丁玲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暨第十二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如今,丁玲文化已经成为宝泉岭的文化品牌和重要地标。此次丁玲研究青年论坛在宝泉岭管理局召开,必将进一步促进丁玲文化的提升和传播。
最后,祝各位学者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祝第二届丁玲研究青年论坛圆满成功!欢迎各位学者再次光临宝泉岭。
谢谢大家!
(李振海同志系黑龙江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党委副书记。)
- 上一篇:浅析丁玲笔下的杜晚香与北大荒精神
- 下一篇:第二届丁玲研究青年论坛开幕词